一口气了解关税

来源:M6米乐官网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7 06:14:05

摘要

  朋友们,今天我们来拆解一个2025年全球经济最火热的名词,就是 —— 关税。

  而大部分经济学家却认为关税会降低经济效率, 降低GDP, 包括经济学教科书里都给了明确的结论,关税会带来无谓损失 (The Deadweight Loss)

  在过去的数百年中,经济学家、政治家、民众对关税的态度一直分成两派,争论不休。

  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之后,我们最后再去纵观历史,了解过去三百年全球贸易的分分合合,我相信我们大家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和判断了...

  举个例子:有个国家,叫奶茶国,它隔壁有个国家,盛产奶粉,比如就叫奶牛国。奶茶国就需要从奶牛国进口大量的奶粉。

  假设奶茶国决定对进口奶粉征收20%的关税,这样一来进口商就需要给政府上缴20奶币的关税,那进口商为维持自己的利润,就只能以120奶币一桶奶粉的价格,卖给消费者了。

  同时,奶茶国本国的奶粉厂商的竞争对手一下子被打压,可乐坏了,那大量奶粉消费者可能因为奶牛国的奶粉变贵了,都转而投向了奶茶国自己生产的奶粉。这样一来,奶茶国本国的奶粉制造商赚钱,扩大生产、吸引外资,增加就业。又是个加分项。

  2018年,特朗普开始对进口洗衣机征收20% - 50%的关税,还在于海外的三星、LG、海尔等品牌的竞争压力太大,美国本土品牌Whirlpool、GE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太小。

  接下来的五年中,洗衣机的价格整体上涨了大约34%,同期整体家电价格大概上涨了23%,对比而言,洗衣机的价格多上涨了超过10%。

  有意思的是,美国本土的洗衣机厂商发现需求增加后,也跟着涨价。而且烘干机经常是和洗衣机一起卖的,导致烘干机也几乎和洗衣机同步涨价了。那这些价格持续上涨,自然就是美国的消费者承担了。

  关于工作岗位,三星、LG为了应对关税,都开始增加在美国的工厂规模,美国本土的Whirlpool因为销量上涨了,也开始扩大生产,据估算大约增加了2000个工作岗位。

  这当然就是个很小的例子,不过它确实很明显的反映出了关税的几个直接后果:政府和生产者变好了,消费者变差了。

  所以大家发现了么,从某一些程度上来讲,关税其实是对就业和消费的一个权衡取舍。针对某个行业施加关税,拿出来一部分消费者的效用,来补给这个行业的生产者,并还有政府。

  如果关税让一些人更好,一些人更差了。我们很自然就会思考一个问题,对于一个国家整体效益来说,关税到底是让它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差了呢?

  相对于关税之前,总体面积减少了两个小三角面积。这主要是因为关税的施加而损失的幸福感,也被称为关税带来的无谓损失。

  我强调一下啊,这是经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。其实但凡是经济学的学生,基本上第一年就要学这一些内容。课本上都会说,贸易自由化是效率的最大化,各种关税、补贴、限制等等都会降低效率,降低整体社会的效用。

  那按照经典模型来看的话,关税会带来无谓损失,政府就永远不应该加任何关税了。

  这显然有点太绝对,太理想化了。关税在现实中还有很多附加影响,模型没考虑进去。

  最早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18世纪提出的一个理论,叫做幼稚产业保护理论(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 Theory)。很多产业在婴儿期是需要保护的,这时候就不能光看模型了,我们牺牲一些消费者剩余去保护这些产业,从长期来讲可能是值得的。

  所以19世纪的时候,美国和德国都极力保护本国的纺织业、钢铁、汽车,加上英国人的神助攻,这个下文会聊到,导致美国、德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;

  再比如中国大陆,三十年前进口汽车的关税恨不得超过了200%,又大力吸引外资,才一点一点扶起来襁褓中的中国汽车产业;

  再比如,你知道现在全球大国里面贸易保护最厉害、平均关税最高的是哪个国家么?诶,就是印度。莫迪从十年前就开始实施它的印度制造计划,虽然受到了WTO的各种限制,但还是尽其所能的抬高关税,保护本国制造业,也导致很多国家三天两头跑到WTO那去起诉它。

  其实不光是印度,现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都明显高于发达国家,很主要都是为保护自己的关键产业。

  加关税还有一个负面的后果,就是它不光会让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价格,如果进口的产品不是最终产品的话,也会让下游的厂商承担更高的成本,从而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。

  奶茶国如果对奶粉增加关税,导致奶粉价格上涨,这会使得下游的奶茶产业受到冲击。

  2018年,特朗普就对钢铁征收25%的关税,铝加征10%的关税。确实让美国的钢铁制造业得到了喘息的机会,但钢价上升,让下游如福特、通用汽车、Caterpillar这些需要钢铁的厂商,遭受打击。福特当时的CEO就表示,这些钢铁关税让他们损失了至少10亿美元。

  在早期,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提出过建议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应该只对最终制成品去征收关税。

  因为大家会潜意识的觉得进口就是肥水外流的感觉,所以加关税保护本国产业通常会有一些民意支持。

  这种支持尤其是在经济震荡、经济萎靡的时期更为明显,所以历史上很明显的一个趋势,就是经济下行的时候,紧跟着就是贸易保护。很明显的就是大萧条的时候,美国实施了非常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,一部分导致经济恢复速度缓慢的原因。

  因为我们知道对美国大选起关键性作用的,其实主要是那么几个摇摆州,因为它们对大选的影响很大,而这些州里关键产业的工会对这些州的选举影响很大。就会导致这些州的工会,对政府的决策影响很大,所以大家隐约会感觉很多关税政策都是更利好这些摇摆州的产业的。

  比如咱刚才提到的,特朗普第一任期很主要的一大关税政策就是针对钢铁和铝的。

  而恰巧,美国著名的钢铁生产州,就是宾夕法尼亚州,它里面的匹兹堡市不就叫Steel City, 钢铁之城么。

  毕竟美国钢铁工会非常大,有超过120万人。它的总部也在宾州。这个钢铁工会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影响还是挺大的,前两年,日本制铁 (Nippon Steel)本来都谈好了说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(U.S. Steel)了,结果又是这个钢铁工会各种抗议、游说,当然再加上一些其它国家安全的考虑,最后今年1月3号,拜登签了行政令,阻止了这笔收购。

  不光是特朗普、拜登,之前的小布什、卡特、里根总统都强硬地实施过钢材的保护政策。

  当然,这些决策肯定不能证明全是因为钢铁工会力量,但是这些都多多少少说明,美国的工会,尤其是摇摆州为主的工会,对它贸易政策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  不过大家知道有意思的是什么么?就是别的国家,也知道这些州是美国政府的痛点,就逮着这些有伤口的地方撒盐。

  比如在2018年,特朗普不是对钢铁和铝征税么,加拿大就不高兴了,表示要对美国数125亿美元的商品采取对等的报复性关税。

  选了番茄酱、橙汁儿、卫生纸、蛋黄酱等等产品。看着是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些产品。可实际上:

  这些商品很明显就是逮着美国的关键摇摆州制裁的。既然总共就制裁这么多商品,那咱就物尽其用,找你的痛点治你。

  最后美国也坐下来和加拿大来好好谈,一年之后美国撤销了对加拿大的钢铁关税,双方也达成了新版的北美贸易协定USMCA。

  咱们讨论了半天关税对本国的影响,有正面有负面,不过对于对手国来说,那基本上就是负面的没跑了。

  这其实对于本国来说有个什么好处呢,就是关税可以作为一个谈判威胁的手段了。

  大家发现了么,在最开始说的是关税对经济的影响,对政府的影响,又说到对人心的影响,这会儿还有谈判的影响。

  或者说我觉得咱俩现在的条约、关系不合理,我不喜欢,我先给你加关税,让你不舒服,来找我谈判。

  特朗普就特别爱这么干。他经济上有多在行咱不确定,但他绝对是个厉害的谈判专家。

  比如前两天,他美国和世界健康组织WHO不也是差不多的策略,我先说要退出,是不是真退不一定,咱们可以谈个新Deal看看。

  再比如2017年,特朗普美国就非常高调说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,也就是NAFTA,然后开始对加拿大征收各种关税。加拿大立刻坐不住了,咱们刚才说的反击也是其中的一环,两边开始坐下来重新谈判,最后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达成了新USMCA协议。但总体来说,美国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条款,尤其是在汽车和农业方面。

  最近,特朗普又开始了,说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25%关税了。你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打算加,还是只是一个谈判手段。

  说实在的,这招确实挺狠的。特朗普他一贯的做事风格就让谈判对手都相信,他的威胁都是可置信威胁,他说出来了就真有可能干出来。

  当然既然对方受损,自然会面临对方的反击。这其实也是关税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成本,对方会怎么反击是非常不确定的。

  当时美国出口很多鸡,西德的很多养鸡户就不干了,欧洲直接对美国的鸡加了高达40%的关税。

  结果欧洲从美国进口的鸡肉总量,一年里从5000万美元暴跌到2000万美元。

  你卡我的鸡,我就拦你的车。给欧洲的轻型卡车加征25%的关税。然后果不其然,大众出口美国的卡车数量也腰斩。

  最后结果就是欧洲的鸡肉也涨价,美国的卡车也涨价,两边的消费者一起承担,但高兴的就是欧洲的养鸡厂,美国的卡车制造商了。

  当然关税还有一个好处,也是特朗普提得非常多的一点,就是缩小贸易逆差。这个短期来讲理论上肯定没错,加了关税进口减少,自然贸易逆差会减少。

  不过大部分的关税,其实都是比较小范围的精准打击,比如上文提到的针对洗衣机、鸡、奶粉的加征关税,一般体量不足以和一国整体的贸易逆差相比较。

  如果真的类似特朗普曾经说过的这种,超大范围关税,那它就不光是影响一两个商品的价格,而是一国整体的物价,还有一国整体的产业结构,再加上会迎来别的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性关税,更麻烦的是我们得考虑一个更复杂的因素进来,就是汇率。

 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,美国为什么有这么大量长期持续性的贸易逆差?是因为它太有钱?还是因为别的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,东西便宜?还是因为美国人太能花钱了?

  关税还有很多隐性的成本,比如限制了商品多样性、限制了竞争、限制了国际思想交流等等,这些其实也是我们常说的国际贸易的一些好处。

  如果你无差别攻击,去加关税,是会有损失的,对整体经济更不利的;但如果你关税加的对地方,加的对时机,取适当保护本国初期产业、刺激本国就业,总体是会有利的。

  所以,关税并不是一刀切的就是好或者就是不好,它是把双刃剑。每一任的美国总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关税方向。

  但像特朗普说到那种对加拿大、墨西哥甚至所有进口商品要无差别攻击,加关税,很多学者会跳出来表示反对。

  比如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,靠着它的贸易理论得了诺奖的,就认为这种大规模无差别扫射会对美国经济会有巨大打击,完全不合理。

  当然人家也说了,我也只能从经济的角度上分析,特朗普可能还有很多非经济的考虑角度,这咱也不清楚了,也不好评价。

  咱们上文分析的是关税的利弊。但这还没完啊。基于这些利弊分析,我们知道了关税实施以后,可能对谁有利、对谁不利,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国家和国家之间关税的博弈,有没有什么最佳策略。

  博弈论经典案例是囚徒困境,其实贸易也可以用类似的模型。来,大家来跟我建个简单小模型,别担心,一点也不复杂。

  所以总共就这么四种情况: 都开放、都保护、A开放B保护,以及A保护B开放。

  然后我们就假设:关税设置得非常好、非常合理,如果对方不反击的话,确实可以让本国的收益更高。

  比如最开始两国都是开放的,对于A国来讲,我要是开始贸易保护,收益就能从3变成8;

  所以在这个模型下,A国和B国,只要我选了贸易保护,那不管你做什么决策,这我都是最优策略。

  但很显然,我们从总体收入来看他们选了最糟糕的一个结果,并且稳定在那了。这就陷入了囚徒困境,或者咱们这里可以叫关税困境。

  最经典的,就是通过重复博弈。咱们刚才的模型是单次博弈,但国际贸易可不是一锤子买卖,是长期多次博弈的游戏。

  所以A国就可以建立这么一个策略,我先贸易开放,但我警告你B国啊,如果你采取贸易保护,你整我,那我立刻也会进行贸易保护,你整我我就整你。

  这样一来作为B,我一旦贸易保护,A立刻也会保护,也就是没有我保护、它开放这个选项了。要么大家都开放,要么大家都保护,这时候贸易开放变成了理性选择。新的纳什均衡就变成了双方都选择贸易开放,通过策略调整达到了整体利益最大化。

  这就是著名的以牙还牙策略,Tit for Tat,就是最开始我都会宽容,会合作,但是你一旦整我,我就一定会整你,你最好想好了。

  英国在18 - 19世纪的时候,还是日不落帝国,世界上最强的国家。它意识到了贸易可以带动发展,想要让大家都开放,我们一起来自由贸易。

  所以他就说我们是日不落帝国,咱有点格局,先打开国门,降低关税,想要用这种绅士的方式感化别的国家。

  结果,大多数小国都配合它展开贸易,但是有两个国家,咱们之前提到过的,就是美国和德国,人家不吃这套,都继续保护自身的农业和制造业,快速崛起,在20世纪反超了英国。这就是为什么刚才我说美德的贸易保护有英国的神助攻了。

  当然英国的没落有很多因素了,贸易上没有选择以牙还牙,可以说是非常主要的一个。

  所以,在大国博弈中,自由贸易是好的,但单方向开放、被贸易制裁而不还击的行为,是愚蠢的。(这句名言,来自非著名人士 - 小Lin。)

  怎么样,听着有点绝对啊。但我寻思一般那种名人名言不都是得说的绝对一点么,更有力量。我就是搞笑一下,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。

  比如生物界,你会看到很多看起来很美好的利他现象, 都可以用以牙还牙策略来解释。

  包括大家在社会中生存,职场、社交之类,其实也可以试试这种以牙还牙的策略:

  我首先都是开放的、敞开怀抱的,但是我也不好欺负,谁动了我的蛋糕的话, 我一定会反击。而且这个策略的关键就是, 不是说我默默下决心就完了,而是要清晰的让别人知道你的这个策略,说白了就是让别人知道你不好欺负。

  要么一起签个长期合同,比如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之间签的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》。

  WTO有166个成员国,占了全球98%以上的贸易,基本上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,为的就是让集体利益最大化,避免陷入囚徒困境。

  它有个仲裁委员会,要是违规了就会被罚,让你单方面保护的时候收益不是正的了。

  不过这个WTO吧,经常它的裁决、罚款很多国家是不听话的,怎么办?WTO还可以回到第一条,以牙还牙。我允许其它国家也反过来给你加关税,你给人家加了多少关税,我就给他们多少多少配额,可以反过来报复你。

  比如很有名的一个案子就是美国和欧盟针对飞机的补贴问题,两边掐了小二十年。

  到最后WTO出大招了允许他们以牙还牙,2019年,宣布欧盟确实对空客有很多不正当的补贴,美国每年可以有75亿美元的额度,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;

  2020年WTO又宣布,美国确实对波音有很多不正当的补贴,欧盟每年可以有40亿美元的额度,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。

  两边各打五十大板,终于让两边老实了,2021年表示大家得好好谈谈了,关税战先停战5年,聊聊看。

  大家别觉得木头没什么大不了的啊,这是咱们刚才说的那些争端里面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、涉及就业人数最多的了。两边从1982年就开始吵,美国说加拿大对木头进行不正当的补贴,要反倾销制裁你;加拿大就说我没有。

  后来加拿大告到了WTO,WTO最终裁决美国的反制裁不合理,允许加拿大实施报复性关税。

  类似的贸易争端还有很多,骂来骂去的,但总之就是,以牙还牙,还有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两个策略,就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很好地推进了贸易全球化、降低了各国的关税。

  了解了关税的优缺点,咱也分析了各个国家之间博弈的常见策略,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过去三百年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,我相信大家就更有感觉了...

  在19世纪之前,还没什么全球化的概念。主要就是英国和它全球各地的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,它不是一种合作,而是一种占领、剥削。而英国对外也奉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,尤其是羊毛产品。对制成品的平均关税是50%,是欧洲主要国家中最高的。

  直到19世纪,出现了一个很关键的人: 李嘉图,不是李嘉诚啊,人家是英国人,David Ricardo。

  他是非常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大师,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。各国之间就应该分工,贸易自由化,做各自擅长的事情,这样大家都会受益。这套理论也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。

  这股思潮,加上当时快速的技术进步,让英国开始逐渐降低关税,和各国更加频繁的贸易往来,出口商品占全球GDP的比重从5%提高到了超过10%,这段时期也被称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。

  不过这次全球化浪潮中有两个国家是基本上没怎么参与,闷声憋大招的,那就是美国和德国,尤其是美国。

  你别看现在美国,或者说最近几十年的美国主打一个自由贸易,其实它成立初期一直是以贸易保护主义著称的。

 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,就是咱们前面说提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那位,他就不太信李嘉图比较优势那套,至少他觉得不适用于当时的美国。

  1860年之后,英国法国那边都把关税降到了不到10%,而美国反倒开始加关税,甚至超过了40%,成了全球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。

  在1867 - 1900年,这三十多年间,贸易保护帮助美国的钢铁产量翻了500多倍,整体美国的制造业快速的提升,帮助美国逐渐反超英国。

  美国在1930年推出了著名的《斯姆特-霍利关税法》 (Smoot–Hawley Tariff Act), 对美国超过2万种商品的关税提高了20% - 60%,不过这回和19世纪不一样的是,欧洲开始反击了,以牙还牙了,也相继推出了报复性关税,全球进入了贸易寒冬,美国的进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,全球的出口比例又跌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,这也宣告着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结束。

  业界一致认为,这段保护主义时期大大延长、加深了美国的经济衰退时间,导致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失业率上升,不过,这个教训也是之后开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关键。

  二战后,全球各国都吃尽了之前20年贸易保护主义的亏,在美国的主导下开始坐下来大谈判,1947年签订了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》(GATT),这一个名字你听着可能有点陌生,不过它之后演变成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组织,就是 - 世界贸易组织,WTO。

  其实二战之后,也不是大家立刻就能敞开心扉,抱在一起了。也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谈判,一点一点积累信任的:

  本来到60年代,大家的信任度已经慢慢的升高、越来越开放了,美国和欧洲之间发生了个小插曲。是什么呀?大家还记得上文提到过的么?就是鸡车大战,这一个名字是我起的啊,很多媒体会管他叫鸡肉战争,Chicken War。

  GATT内部的平均关税,在1947年的时候是22%,经过了几轮谈判到1960年代降到了15%,到2000年已经降到了5%。

  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,60年间从5%涨到了25%,同时也伴随着全球GDP的快速地增长。进入到了全球化的黄金时期。

  最近十年,英国脱欧、美国的一系列高关税措施、中美贸易战等等,标志着全球开启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。

  尤其是疫情之后,很多国家无论是主动地、被动的,都掀起了经济民族主义的浪潮,讲求国产替代、讲求产业保护。

  看了今天的内容,分析了关税的利弊和应对策略,大多数人应该就清楚,应对贸易制裁,作为别的国家从长期博弈的角度只能选择贸易反制,以牙还牙。所以这种保护情绪具有极强的传染性,短时间内是很难消散的,是不可逆的。

  正所谓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 看来全球贸易,大概率是要进入一段相当长的逆全球化进程了。

  以前总纳闷进口货为啥贵,看这科普才懂,原来关税就是给商品的价值“悄悄加点料” 。 看完才恍然大悟,关税就像商品跨国的“过路费”,难怪进口货身价不低。

  增加关税是川普善长的手段,其目的是美国利益最大化,但这样做敝端也不小,最其码增加了本国物价水平。[赞][赞][赞]

联系我们

M6米乐官网登录

15937734999

地址:河南省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工业大道南侧

M6米乐官网登录位于社旗县产业集聚区南环路,是一家集粮油收购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。M6米乐官网登录主要产品有:“赊店香”黑芝麻石磨香油、“宛盛”食用调和油、非转基因食用油系列;“金玉宛”玉米糁、玉米粉系列三大类共十五个品种。

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